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电脑里的地球?数字地球模型,探索气候变化

来源: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FY: gxmm 地球的数字模型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气候变化。(图片来源:欧洲航天局) BY: Tereza Pultarova 海洋孪生模型由法国国家海洋科学研究所构建,致力于研究大气层变化与海洋行为

FY: gxmm

地球的数字模型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气候变化。(图片来源:欧洲航天局)



BY: Tereza Pultarova

海洋孪生模型由法国国家海洋科学研究所构建,致力于研究大气层变化与海洋行为的关联。科学家们将运用这个模型研究所谓的“北极放大效应”,这一鲜为人知的现象是指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

应对气候变化,数字地球大显身手。


其他局部模型着眼于北意大利波尔河流域的水文情况,还有非洲的干旱气候。

即使使用者没有完备的地球观测和气候模拟的科学知识,这些模型也是简单适用的。研究人员称,政策制定者利用这些模型可以形象地看到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各种决策带来的模型后果。


这一精妙的地球模型旨在模拟不同自然进程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并预测未来进化的景象。例如,科学家模拟在一定区域内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取代化石燃料如何改变了温室气体的含量,这种转变又如何影响了海平面上升的速率。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地球的数字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模拟地球未来,找到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各种问题的措施。


在PhiWeek的研讨会上,欧洲航天局的合作伙伴介绍了几种局部模型,是着眼于地球子系统不同区域的小型数字模型。

数字孪生地球,这个先进的模型由欧洲航天局及其合作伙伴基于地球观测卫星和地面传感器传送的数据和图像研发而得。这一项目正在研发以装配上上先进的人工算法和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来保证模型的可靠性。

科学家声明南极洲拥有地球上60%的淡水资源,如果所有的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涨有190英尺(约合58米)之多。数字孪生模型将有助于研究者更好掌握冰川的状况,研究冰川的解冻进程。

温室效应是指行星的大气层因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温的效应。由于温室效应,行星表面温度会比没有大气层时的温度要高[1][2]。以往认为其机制类似温室使其中气温上升的机制,故名为“温室效应”。不少研究指出,人为因素使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异常加剧,而造成全球暖化的效应。

“将卫星观测、数值仿真和人工智能有效结合,我们构建了南极冰川系统的孪生模型,其中包括它的水文地理学、周边海洋环境、大气层和生物圈。” 爱丁堡大学的冰冻层专家,诺埃尔·古尔默朗在欧洲航天局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借助南极冰冻层的孪生模型追踪冰川融水的去向并且探索不同水文地理情境下边缘陆架冰的融解情况”。

太阳辐射主要是因为短波辐射,然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则是长波辐射。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弱。白天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大约47%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晚上地球表面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宇宙散发白天吸收的热量,其中也有部分被大气吸收。


森林数字孪生模型旨在构建最精细和实际的全球森林覆盖模型,研究包括吸收温室气体在内的森林在地球生命中发挥的各种功能。

举例而言,数字孪生食物系统不仅模拟了农业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干预而且模拟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相关知识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办的为期两周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欧洲航天局及其合作伙伴总结了他们取得的突出成就。

例如,一个由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带领团队设计的南极洲数字模型。

欧洲航天局在2020年启动了数字孪生地球项目并邀请欧洲的研究者和科技公司在10月11日到10月15日的Phiweek会议上呈现他们的进展。

文章来源:《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网址: http://www.jsjkxytsqks.cn/zonghexinwen/2022/0711/718.html



上一篇:清华计算机系:探索青年骨干入党新路径
下一篇:英伟达官宣GTC大会9月19日举行,或将出现RTX40系列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投稿 |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编辑部|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版面费 |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论文发表 |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